外泌体分离方法之过滤法:超滤膜也可用于外泌体的分离。根据微泡的大小,使用超滤膜过滤的方法可以将外泌体与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分离。外泌体也可以通过多孔结构捕获它们来分离。常见的过滤膜孔径为0.8m、0.45m或0.22m,可用于收集大于800nm、400nm或200nm的外泌体。比如微柱多孔硅纤毛结构一般用于分离40-100nm外泌体。在初始步骤中,去除较大的囊泡。在接下来的步骤中,外泌体会群集中在过滤膜上。隔离步骤相对较短,但该方法需要用PBS缓冲液对硅结构进行预孵育。除标准过滤技术外,切向流过滤在有效分离外泌体方面也有着尝试应用,通过切向流过滤技术去除游离肽和其他小化合物从而分离具有确定大小的外泌体。此外,在体外研究和脂肪组织中,也会采用超滤与SEC的结合的方式来分离外泌体。通过(a)对片上过滤器施加压力或(b)产生电场,迫使外泌体穿过多孔膜,结合错流和电泳分选来完成筛分。外泌体在疙瘩微环境中的参与,反映了其具有的高度的异质性和复杂性。福州血液RNA外泌体报价表
分离外泌体的方法之超滤:它使用孔径为50-450nm的膜过滤器从细胞碎片和较大的EV中分离外泌体。通过使用纳米尺寸的滤膜,可以分离出目标尺寸的外泌体。超滤法通常用作超速离心的后续步骤,以及凝胶过滤和色谱的较后一步。超滤可以通过切向流过滤(TFF)或直流过滤(DFF)方法进行处理。DFF方法也称为死端过滤,存在膜污染和颗粒分离受损的问题。此外,DFF只适用于小体积样品,例如高达30mL的样品。TFF也称为错流过滤是一种更快速、高效和方便的分离大规模外泌体体积的过程,TFF是样品流体切向流过滤膜并避免形成滤饼或堵塞的过程。南京快速提取外泌体分离多少钱蛋白质分离方法可以用于外泌体的分离和纯化。
外泌体的表征分析:动态光散射:使用Anton-PaarLightsizer500粒子分析仪测定外泌体制剂中的粒度分布。动态光散射测量由于溶液中粒子的布朗运动引起的散射光强度的动态波动,(685nm的激光,检测角度为15、90、175度);较小的粒子比较大的粒子移动得更快。确定颗粒大小时,通常使用三种分布类型:(1)数量分布,报告不同大小“箱”中的颗粒数量;(2)体积分布报告不同尺寸类别的颗粒总体积;(3)强度分布,报告不同大小颗粒散射的光。也可以使用高分辨率纳米粒径分析仪NanocoulterⅠ来分析样品中每种大小的囊泡的实际数量、浓度及粒子动态、Zeta电位等。为了进行分析,将先前储存在-20°C的75μl等分试样的外泌体制剂用925μlPBS稀释(得到1ml)并转移到一次性比色皿中用于DLS测量。
外泌体是由正常或病理条件下的细胞所分泌,含有各种膜蛋白和胞质蛋白。因此,外泌体蛋白也可以作为生物试剂潜在地用于蛋白诊断。外泌体中发现的十种蛋白质主要包括热休克蛋白8(HSPA8)、CD63抗原(CD63)、β肌动蛋白(ACTB)、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烯醇化酶1α、细胞溶质热休克蛋白90α(HSP90AA1)、CD9、CD81、酪氨酸3-单加氧酶/色氨酸5-单加氧酶打开蛋白、zeta多肽(YWHAZ)、肌肉酸激酶(PKM2)。外泌体蛋白属于各种功能组,例如四跨膜蛋白(CD9、CD63和CD81)、热休克蛋白(HSC70和HSC90)、膜转运蛋白(GTPases)和脂质结合蛋白。外泌体标记物及其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和ELISA等抗体应用中的常用的单克隆抗体。外泌体可作为一种疙瘩标志物进行检测,通过其生物学特征进行诊断和治着。
外泌体的构成:外泌体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2007年,Valadi等发现鼠的肥大细胞分泌的exosome可以被人的肥大细胞捕获,并且其携带的mRNA成分可以进入细胞浆中可以被翻译成蛋白质,不只是mRNA,exosomes所转移的microRNA同样具有生物活性,在进入靶细胞后可以靶向调节细胞中mRNA的水平。这一发现使得研究人员对exosome的研究热情激增,截止已经通过286项研究发现了41860种蛋白质、2838种microRNA、3408种mRNA。一类外泌体中常见的细胞质蛋白是Rabs蛋白,是鸟苷酸三磷酸酶家族的一种。它可以调节外泌体膜与受体细胞的融合,有文献报道称RAB4,RAB5和RAB11主要出现于早期以及回收的核内体中,RAB7和RAB9主要出现于晚期的核内体。现有大量的研究发现外泌体中含有40种RAB蛋白。分离外泌体后需要通过电镜等方式进行鉴定。北京肺泡外泌体分离多少钱
外泌体被发现在各种生物体中,包括哺乳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福州血液RNA外泌体报价表
CHO细胞外泌体的分离和表征:CHO细胞是一种普遍用于生物制药蛋白质生产的宿主。CHO细胞中分离外泌体主要采用聚合物的沉淀(PBP)技术从分批培养中分离和富集细胞外泌体囊泡。分离后的外泌体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检测和表征分离的囊泡,这些分析包括动态光散射(DLS)和Zeta电位测量、电子显微镜(EM)和外泌体标记物分析、RNA和脂质分析等。根据制造商的指南,使用TEI总外泌体分离试剂盒(Invitrogen)从培养基中分离外泌体。将细胞培养基以2000×g离心30分钟以去除细胞和任何碎片;随后将上清液小心移至离心管管中,加入0.5倍体积的TEI试剂,充分混合并在4°C下孵育过夜。然后将样品在4°C下以10,000×g离心1小时,然后在弃去上清液后,将富含外泌体的颗粒重新悬浮在75μlPBS缓冲液中。然后将样品储存在-20°C下,直到需要进行后续分析。福州血液RNA外泌体报价表